昨天看了黃之盈諮商師的部落格,裏頭多文章都寫得很好。

多是討論家庭,婚姻及親子關係。看完很多文章,我的心情反倒是變的沉重,

可能是想到原生家庭帶給我很多負面的影響和悲傷的記憶。

早上,剛好看到Tim Keller牧師的講到,他說:宗教是提公建議,但信仰是講述消息。

基督信仰就是談論神的拯救,神做的事。宗教卻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試圖拯救自己。

我反省到最近我不想去月子中心,當然是因為價錢昂貴是其中原因。但其中讓我心神不寧的是我跟阿姨的關係。

我從來沒把她當作親近家人,卻要收她一大筆錢去坐月子,其實我當然是謝謝她,但我收得很戒慎恐懼。

昨天禱告時上帝對我的心說話,我知道必須也去饒恕她。

其實看了諮商師的部落格,也有衝動再去買這些有關關係的書籍,

但是我越來越覺得其實治標不治本,因為我以前買了非常多這樣的書。

看完只覺得自己的心非常需要愛,有時候看太多可能會對號入座,反而不好。

我想一想,繼續做饒恕信可能是最實際的方法,因為有神的幫助。

目前的心理叢書畢竟都在心理學的框架下,而且最關鍵的是,若沒有耶穌先改變我們的心,

要去面對改變我們困擾的關係,大多是困惑不安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890033174d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