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做了巧克力戚風蛋糕,也完成了簡單的操作記錄。

但是我發現我沒有做到完美時耿耿於懷,即使我已經做好了記錄。

我發現負面情緒例如失望,沮喪讓我心情很差,小白說;就算你做得不錯,你還是會覺得自己做不好。

我發現這種追求完美的習慣讓我無法面對過程,是一件很吃虧的事。想一想,我花在負面情緒上的時間精力的確消耗了我去享受每個過程帶給我進步的力量。

為何不把失敗當成一個經驗,是可以往前的踏腳石?

前陣子看到洪仲清po的一篇文章,好像也跟我目前的身心狀況不謀而合,讓我對自己這樣的負面思考習慣有了警覺:

以下文章轉貼自洪仲清的臉書文章:

一件小事念一天

有一位朋友,他大概每一天或每兩天,針對一件事,嘮嘮叨叨一直念。像這樣的事會一直換,其實常是瑣碎小事,雖然對當事人可能是大事也不定,但是每幾天就會出現一件不同的大事,那也是不容易。

也許是擔心,也許是焦慮,也許是抱怨,也許是生氣。反正,他每天的生活就是邊念邊罵,如果把當天所說的話加總起來,說不定,50句話裡面,硬要這樣分類,會有49句負面的話,只有1句是相對正面的話。

他身邊的人會提醒他,這樣做對他並不好。但是只要把話說得讓他聽得懂,他就會不高興,好像是否定他一樣。提醒他,他會不太高興地停一下下,但沒多久,又開始他的叨念人生。

他算是負面思考達人,許多平凡無奇的小事,經過他的大腦一轉,就被解釋成壞事。他的情緒常常不太好,至少表現出來的口語是這樣。到底是情緒不佳,所以有負面思考,還是先有負面思考,導致情緒不佳,對他來說,應該早就混在一起,互為因果了!

不只如此,這種負面循環的因果關係,當然也出現在人際。至少,在他身邊的人,就會一直受他這種狀態影響。根據他身邊人的說法,同一件事,一天有時候會重複20次以上,而且還會想要重複找人討論,如果不搭理他,他又要不高興了。

有時候,生活中很多問題不會有最好的答案,甚至根本不知道答案。在大部分的狀況下,講兩遍的效果,可能跟講20遍差不多。而且,還排擠了把其他事做好的時間,說到底,就是我們常說的,如果情緒管理不好,生活的效率也容易受到影響。

然後,那種透過語言所傳遞出來的煩躁,久久不散。一個人長期泡在這種環境,要不跟著煩躁都很難。

我講得白一點,這樣的狀態如果持續不改善,未來佔領著每一天的煩惱小事,只會更多,不會更少。這是一種壓力狀態,常處在這種情況下,會壓抑免疫反應,讓自己更容易生病,也會傷害身體器官與大腦。

以這位朋友來說,很明顯地,他的注意力與記憶力越來越不好。那種加速崩壞的感覺,親近他的人分享他們的觀察:「真的會嚇一跳!」。

大腦原本的老化,加上日常壓力給的傷害,是緩慢而漸進的過程。我們單純從心理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常抱著負面的小事過活,不但正面的事入不了眼,進不了心,他還會每天注意許多負面的警訊是否出現,所以,很多其他的訊息自然而然被忽略了。

所以,旁人的勸告,都被當事人當成耳邊風,這是可以預期的事。

其實,當事人如果願意把自我成長,也當成是抱著生活的小事之一,當事人就有機會慢慢擺脫這樣的生活。像是每日一感恩,或者提高自己說好話的頻率,記錄自己一天的言行,以提高自覺,這些都是不難執行的事。

我常會感覺,一些朋友讓自己身處在苦海當中,活得很累很辛苦。有時候,因為還在順境之中,或者沒遇到什麼大的負面事件,所以生活還是過得去。但是,心態如果不改,遭逢逆境,或者遇到一些真正比較大的負面事件,那可能生活就會產生困難。

自我成長,不只為了現在,更是為了將來。不只影響心理,也影響生理。

-----------------------------------------------------------------------------------------------------------------------------------------------------------------------------------------

因為這兩年我已經感覺自己的記憶力有退化的趨勢,而且負面情緒和負面思考的確是互相影響,所以帶動的是沒有積極生命力的行為,真的很可怕。

當我的生活只剩下修補負面情緒時,我的生活好像在一個可怕的循環,已經沒有動力和精神去追求我喜愛熱愛的事物。事實上,管理自己的情緒,保守自己的心就像聖經說的,4:23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我看了我的一生,從高中時期到現在我花了近20年再和負面情緒奮戰,實在是太累了。

我想我要克服的是,在失敗中不被情緒打敗,而是正面看待人生,往前走一步是一步,至少比待在原地好多了。

希望我的人生下半場可以過的精采一點,常常選擇讓聖靈掌管我的人生和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890033174d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