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中找出對的方法(98年4月24日)

http://www.mdnkids.com/family_edition/detail.asp?sn=379

文/Bubu

  在我的餐廳中,我對員工有個稱為「做與錯」的檢討單元,我總是希望能跟他們探討工作實務中的錯誤,並希望大家能做成筆記。

  「做與錯」在討論什麼?為什麼我想給員工這樣的教育?

  比如說,有個員工在烤法式布丁的時候,第一爐做得非常漂亮,但同樣的加熱時間,第二爐卻烤不熟,她著急的加長時間,不停翻看爐中的成品,結果似乎越弄越糟。

  端著那盤失敗的布丁,她一臉沮喪的望著我,我知道這表情不僅有無法達成工作任務的挫敗感,還有浪費一整盤材料的愧疚感。

  事實上,沒有人願意浪費食材,這絕不是故意的行為,但是我也不希望他們用「運氣」來看待工作的結果。我們講究的是,在「深刻的了解」與「用心的實作」中,求取技術的進步,所以做中的「錯」,一定要審慎思考。

  幫助員工尋找、分析出錯的理由是我的工作之一。因為如果找不出「錯」的原因,就無法確認「對」的方法。說起來非常奇妙,這方式完全是從我的親子廚房中延伸出來的概念,直到現在,我還是以這樣的方式,跟兩個女兒探討廚事問題,甚至可以說,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探討所有的生活問題。

 ......文章未完。

---------------------------------------------------------------------------------------------------------------------------------------------------------------------------------------------------

昨天是七夕情人節,我在老師的課程中過了一個美好的節日,老師還吟了一首詩給大家聽,以下是我的上課紀錄:

一,我們過的生活應該和自己的經濟條件相稱,而不是為了追求流行或是被商業文化所驅動,做一些超出經濟條件而沒有實質內涵的事。

例如,大家很追求文創的生活,課程,可是其實這些課程及產品很貴,但真的有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嗎?老師認為,生活品質不只從自己的飲食著手,

其實打理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也很重要,也不希望我們成為自私的享樂者。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不要被包裝的課程沖昏了,而是踏踏實實地把家裡整理乾淨,就看看我家的餐桌吧堆滿了雜物,這樣我上再多課程好像都是本末倒置。

二,一開始上課時,老師就提到了這次颱風時,工作室淹水的事,她們花了很多時間整理和探查為何漏水,老師說遇到問題如果想逃就會覺得累。所以她都是正面的去解決問題,而且她認為生活就在於解決我們所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跟我們是否是該領域的專家無關。

她也觀察到,小朋友常有多做幾次就會成功的觀念,但這是一個迷思。因為多做幾次並不能保證成功。而是多做幾次也要避免重複的錯誤才能到達我們要去的目標。所以這也是一種變通的能力,A方法不行,就要試B,C,D的方法。

三,今天老師特意先不發講義,而在簡單的解說下就讓我們實際去操作,好讓我們發現問題發問。今天大家的發問特別多呢,所以上到四點半才離開。

而我的反應真的會有一些沒安全感呢。最後離開教室時,我有鼓起勇氣問了老師煮糯米飯的問題,她說可以用1:0.7或1:0.8的比例煮米。

糯米飯不論新舊,都要至少泡3小時以上。她說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泡到米吃不進水了,再放到電鍋蒸,但米不需再加水了。這也是一個方法。老師鼓勵我失敗時,要將失敗的原因記錄下來,否則路就白走了(因為我煮過兩次,但兩次都失敗,我沒有紀錄,所以與老師分享時,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何失敗)。我答應老師我下次看到她時會跟她說我是否成功了。其實這樣記錄的方法也可以用在料理和烘培上,或是每樣事物上,否則真的向老師說的,白走一趟。因為我們的目標不就是要達目標嗎?那麼,在每次失敗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就很重要嚕,這也回到我記錄的第二點,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學習。

四,食物或東西都要惜物或是善用到最大值。這也包括我們的時間。

我發現這的確是老師的中心思想,老師惜物愛物的言談不僅在食物中,也包括她如何妥善運用食材,如剩菜再製作,或是盛夏的食材鮮冷凍保存,以及她會配合現在的忙碌作息,一次煮很多飯菜,但還是仍然可以幾乎每天在家吃一頓有品質的餐,我覺得這就是老師最有智慧的地方。因為老師總是看起來忙而不亂,我也總是在她的言談中看到她很專注的神情。也在她回答學員請求要當義工時,很委婉但是很堅定地說出原則拒絕,我覺得老師真是有智慧的女人。

五,我想起老師以前常勉勵我們的,與其花精神時間抱怨自己的處境,不如挽起袖子好好地去做事,讓情緒有一個正確的安置之地。老師期勉我們在行動中看到生活是向前進步的,也在確實的行動中建立自我的自信,這些行動都要以觀察為先,然後老老實實地去解決問題,這才是最基本地提升生活的條件。所以老師說,我們現在為何讓甜點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我們到底有多少條件去消費?我覺得這是很務實的,因為上老師的課這麼久了,老師就是這麼的務實,她也不希望我們追團購,或是囤積食物,造成過度的浪費。老師的生活有質感美感,但這是建立在踏實生活的基礎上。就向老師說,她總是把工作是維持地整齊和整潔,因為整齊和整潔就可以使一個空間變得很舒服。

說了這麼多,今天下午我要重新做一個巧克力戚風蛋糕,要加強的方法是,蛋白霜打的時候不要忽快忽慢,而要保持一樣的速度。還有,要確實打到乾性發泡,可以多舀一些麵糊才知道是否真的到達乾性發泡,以及這次的表面要烤到到位,所以這次上火可以調高一些,這樣才不會像上次上層沒烤熟。

至於糯米飯,這是我之後的任務嚕。以前總會覺得利用周間上老師的課就好,但我這次覺得在有確實地練習老師的食譜的條件下,我可以再報下一次的課程,即使是周日,我覺得有練習是重要的,這樣才可以增加和老師的互動,自己也可以多學一些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890033174d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