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兩篇好文章,都是探討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內心有頗多的感觸,的確很多時候我們和父母相處的狀態就是

老孩子和大孩子的相處模式。就如等一詩文章所說的,承認自己的母親原本的樣子,接納自己得不到理想母親的失落,才能夠開始和母親對話。

http://udn.com/NEWS/LIFE/X1/7607547.shtml 文章的連結在此。

第二篇文章是實際和母親和好的例子,也是心有戚戚焉。

李崇建的真情告白: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008

這個時候看到這兩篇文章,也是剛好呼應最近的心情。最近和父母有比較多的相處,深深覺得自己要放下對他們的期待,

而不能再像孩子般的想要依戀他們。感謝 神,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這次連假回家,看到自己仍貪心的想要兩面兼顧,

看到了自己對父母的忠誠和不捨,北上中壢還一度覺得鬱悶,不過到了中壢後就放下那些顧念了,而可以聚焦打理自己的生活,

這一點我進步很多,以前會在車上哭起來,不捨的心情會讓自己很難受。

另外,也看到了自己在意附親重男輕女這一件事,不過爸爸在傳統的家庭長大,會有這樣的價值觀也不令我意外。

雖然我說:男生就是比女生值錢?伴調侃自己的意味大於貶低自己,其實想要表達無奈的情緒吧!

總而言之,我是很想要丟掉那些負面的情緒,讓自己輕省的往前走,所以最後以第三篇文章期許自己嚕~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4355&f_ART_ID=43253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890033174d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