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冊中寫道,以擁有多少作為安全感和重要性為基礎,這樣的信念支持了羨慕和嫉妒的情緒。

這一年,我深深地為這樣的情緒所苦,連小白都說為何那麼愛比較。

也許就是這樣錯誤的信念使得我嫉妒別人,也連帶地影響和破壞了和對方的關係。

就拿表妹買房子和二嫂懷孕這兩件事,讓我很吃味,現在我知道為什麼了,因為這就是我現在想要擁有的東西ㄚ,也是我未來的目標。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無法真心為他們開心,反而我很羨慕又嫉妒。一直以來,這是我的問題,而現在這個問題好像不斷地挑戰著我和別人的關係。

說真的,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我知道我會在比較之後,當我發現自己沒有勇有這些東西時(孩子,房子)而感到憤怒,這個憤怒是來自於對自己的不滿,或是伴侶的不滿,

因為我或我的伴侶能力不好,所以我們缺乏...而這樣的憤怒背後是一個無能為力的小孩。

無能為力的孩子被"你不夠好"以及"你應該更好"這些謊言所欺騙,所以她渴望成功,被肯定,被注意。但她可能沒想到,她的存在是多麼的有價值,因為上帝創造了她。

也許當無能為力的小孩再度生氣時,別急著指責或是數落她,而是帶她來到上帝的面前,在次讓上帝的愛來肯定她的價值,

再次讓上帝的靈充滿她不安全感的心靈。

小女孩被安撫好了,被好好照顧到了,才能看到上帝不是要我們往外一直看著別人有什麼,而是往內去思考自己要什麼?從而產生動機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這才是最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890033174d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