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沒有聽到界線的教導,這一次藉著服事的機會,有聽到一些教導。

以前聽到的是媽媽是我的擔子,當時的我好像只能覺知道這一部分,但這一次神讓我看到了原來我也是不小心變成了小白的擔子。

我想到了最近半年多來我都叫小白週一晚上帶我去揚梅上班,雖然一週只有一次,但的確我已經剝奪了他的自由時間,

我貪戀這這種輕省的感覺,卻不願意去面對我要QUIT掉這個班的問題,而小白最近也反應他有點厭煩當我的司機了,

的確去台北,台中研習,我都要他當我的司機,因為如此一來,我免於旅程的奔波,而且也可以下課馬上看到他,我想到的都是滿足我自己的需求。

所以,聽到牧師娘分享她學騎腳踏車的經驗,我才想到,的確我必須去面對開車這一件事,因為這和我的獨立性有關,

如果我要去外地,我就必須去面對我得克服交通的問題,而不是丟給先生解決,幸好我聽到這一堂課,不然真的還沉浸再當快樂小女孩的夢裡。

(因為先生陪著出去,自己有當小公主的感覺~)

另外一件事,就是我跟Debbie分享我教學的挫折,她告訴我要想想我要的是什麼?

其實她這麼一問,我的確沒好好想過這一個問題。所以以往的經驗都是隨著學生的反應去反應。所以最後都是兩敗俱傷。

而且讓自己的情緒隨著學生的反應起舞。

我想了一下過往的失敗經驗,我整裡了幾點我想要的教師角色:

我希望我下班能好好過自己的生活,照顧我的家庭。而前提必須是;我得在課堂上有好的教學和班級管理。教學部分我可以做好事前規畫和有彈性地變化課程。

班級管理方面我希望我是主導者,我可以重新拿回我的權柄,而且我感覺我是有力量的在領導學生,並且與他們真實的同在。

我希望我是言行一致的老師,而且可以堅持到底我的原則(問題在於,我其實是沒有原則的人)

Debbie提醒我Teacher first, then friendship is possible.

Friendship first, then I lose authority.

遵守界線的人有fear和respect.這兩者是共存的。愛和限制是並存的,我發現我把兩者弄混了,也就是我在設下限制時會太認同學生的損傷。

也就是我沒有界線來保護我自己,我很難say no,因為我的核心恐懼就是關係疏離。

可是當我沒有界線時,我反而的到我害怕的結果。以往的教學經驗都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Debbie鼓勵我想一想我要得到的是什麼?我想到的是我要管得住學生,設立清楚明確的規則,以及賞罰的結果。

如此一來,我才能保護自己。我已經受夠了下班後操心一些玩啤同學或擔心學生是否喜歡我的教學。

我發現這樣教書很沒有尊嚴。我希望學生能尊敬我,但是我繼續當好好老師,最後都是被欺負,我決定要改變這個局勢。

而且Debbie提醒我可以將生活上有關界線的壢紫記錄下來,因為有一天我可以與人分享。我問她說:應該是要等我有成功經驗的時候吧?

她很認真的回答我說,空等待是沒有用的,一定要付出行動,就分享你所知道的,而不要去分享我不了解的領域。

而且她說:誠實的與人分享自己的軟弱也是可以幫助到自己,(前提是要找到願意傾聽和會以正面態度回應的人)。

這兩天聽了Debbie的鼓勵,我也決定我不要做痛苦的老師,既然做了決定,就要有計畫,並從事改變。

所以想找一天整理我這個學期成功和失敗的部分,以後換個新學校和新班級試試看~

神的確讓我看到我在教學裡也處在三角關係裡,我習慣在受害者的位置上,等到我累積許多怒氣之後,我又變成逼迫者,

我在師生關係裡就是這樣的一直循環。我在受害者的位置竟然延續到目前的教學,所以我必須學會為自己的教學和班級經營負責。

尤其我最近有發覺當學生很亂的時候,我會抽離自己的情緒,而逃避與他們同在,難怪我常常得不到成就感。

I don't ne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r kids; but I am responsible to work with them.

And the last thing is : be reasonable with mysel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890033174d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