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轉貼洪老師的文章,和最近的心情心有戚戚焉。

只是,最近也被Paul提醒,世上的心理學很多都是追求最快的修復,

或是用自己的療派觀點,雖然也有效解決人的情緒心裡困擾,但若沒有談到靈的問題,其實還是沒有從根源去解決。

我想到看了洪老師很久的文章,也是有幫助自己,但是那個問題源頭沒解決,根就是爛在那哩,我想到自己是枯樹的隱喻畫面,有一隻烏鴉叼走了最後一顆果實。

現在想起來,沒有任何果子,也是因為沒有生命的養分,所以無法結果子。就像我的自我價值低落,以討好人的姿態,不饒恕家人,活在謊言裡,樹永遠結不出果子的。

世上的知識幫助的都是表面的認知,但是唯有神鑒察我們的心。

Anyway,心理學的嘗試可以參考輔助,但上帝的真理卻是唯一道路。

-------------------------------------------------------------------------------------------------------------------------------------------------------------------------------------------------------------------------------

以下文章轉貼自洪仲清心理師臉書文章:


我讓爸媽失望了

我跟她討論了不短的時間,整理出她的一種矛盾心情。她其實知道她爸媽對她的期待不合理,可是她又沒有辦法擺脫,自己好像讓爸媽失望的愧疚感,特別是她媽媽。

她媽媽其實是好意,要她嫁得好,要她不要那麼辛苦。可是,又嫌她現在的工作不好,是當初沒有聽媽媽的話才會這樣。前後講法有些矛盾,但方向很一致,好像沒聽媽媽的話,就會很慘—最起碼要被她媽念好幾年,光是被這樣對待,她就覺得很慘。

當一個人沒多花時間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緒,去思考自己的行為與自己的關係,去分辨什麼是社會主流的價值觀、什麼是個人的信仰與價值,這兩者間的衝突與如何妥協。那麼,就容易道聽塗說、人云亦云,想到什麼說什麼,可能造成自己想的跟自己做的不同,口頭講的又跟心裡想的不同,甚至一下子這樣、一下子那樣,多重標準、矛盾反覆。當這樣的人做父母,孩子就會很累,內心也常感覺被拉扯。

畢竟影響孩子最大的人,是父母,就算父母講得再不合理,長期在孩子耳邊叨叨念念,也都進了孩子心裡的底部。要能再拿出來調整,實在要花不少功夫。

她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過生活沒錯,但是她也知道一直歉疚著,自己不是讓父母滿意的孩子。同在這種狀況的朋友,我也遇過,還是有機會放得下那份歉疚,只是真的不知道要花多久。

我猜,要放下得快一點,自己要先活出自己可以接受的樣子,甚至讓自己感覺喜歡、滿意。自己有能量,才能更有能力體諒,體諒父母不能面面俱到,大部分的缺憾終究要靠自己彌補。

也很有可能,父母感覺失望的真正對象,不是她,而是自己。那麼,他們對自己的失望,我們就不用非得要放在身上承擔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890033174d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